站内搜索:
更多>>
  中共枣庄市委老干部局 关于...
  离退休干部信息统计软件
  关于印发《中共枣庄市委老...
  关于印发《中共枣庄市委老...
  中共枣庄市委老干部局关于...
  关于开展“不忘初心、牢记...
  市委第六巡察组对市委老干...
  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...
当前位置:首页 > 工作动态

美丽乡村是我家

【 信息来源: 】 【添加时间:2019-10-31】

 

 

美丽乡村是我家

 

南朱庄村位于滕州市鲍沟镇的东南部,东靠津浦铁路,南邻薛国故城,西有一O四国道,村西两条小河南北穿过,土地是一片广袤的平原。在祖国大地上,这个不起眼的小村也同其他村落一样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,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村庄建设日新月异,各项事业快速发展。如今,村内楼房鳞次栉比,水泥道路四通八达,移动通讯连接着四面八方,平原沃土绿意盎然,处处无不生动地展示着新农建设的无限生机和魅力。在这个小村曾发生的许多故事和事件,使我记忆犹新,至今难忘。

一、“铁牛”开到我村庄

20世纪70年代初期,我国的生产力还比较低,各类生产活动都靠人力。当时黄牛是农村的主要劳动力,土地的耕种及各类运输都离不开牠,私自宰杀耕牛是要被判刑的,宰杀耕牛则要报请人民公社批准,可见各级对耕牛的重视程度。耕地时,三头牛称为“一具”牲口,拉一张木犁耕地,我村有三个生产队,每个生产队仅有6头牛,只拉两张犁。秋种农忙时,为赶种植时节,解决耕地是个大问题,只有采取人拉犁和铁锨剜、铁镢刨的方法,解决耕地问题。记得一张人拉木犁需要20~25位壮劳力,每个生产队要组织两张人拉犁。就这样老百姓面对黄土背朝天,年复一年,辛勤劳作,从无怨言。那是因为人人都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,一颗红心忠于党,党叫干啥就干啥。

随着时代的发展,国力的提升,拖拉机开始进入农村,当时农民称拖拉机为“铁牛”,铁牛入村,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希望。我记得一个秋天的早晨,首次进入我村耕地的是上海产“东方红”牌轧链拖拉机,能拉五张犁铧,在我村西坡大田耕地。“铁牛到村啦!”得知消息后,全村老少高兴万分,前来观看,将铁牛围得水泄不通。时为鲍沟人民公社农机站的同志见乡亲们好奇,就对其功能做了全面介绍,随后上车操作,只听到“嗡嗡”马达声悦耳动听,只看见一片片耕翻的犁土映着朝霞散发着浓郁的泥香,乡亲们赞不绝口。此时,本村的朱广友急忙忙跑回家中,见了母亲急忙告知:“娘,铁牛进村了,耕地可快了,翁啦翁啦到这头,翁啦翁啦到那头,真奇怪,快去看看吧!”老人家听后问道:“铁牛吃草不?一天喂几次?”儿子回答说:“娘,铁牛不吃草,只喝柴油!”当时这位70多岁的老人身上仍有封建社会的遗恨——小脚,走起路来非常慢。就对儿子说了声:“你头里走,我随后到。”老人家听说铁牛喝柴油,误听为喝“菜油”,就将家中仅有的2斤豆油带了去。来到地头上看见铁牛在耕地,他高兴的没法说,举着豆油给村支书说:“我听说铁牛耕地不吃草,只喝油,铁牛耕地这么快,出力大,可不能饿着肚子干活呀!”村支书和众乡亲听后,不由得大笑起来,就对老人家说:“大娘,铁牛不喝咱老百姓的油,公社领导带来了,足够用的,请你老人家放心吧!”老人献油喂铁牛的故事在我村口传很久,60岁以上老人都能滔滔不绝,尽说其详。这个故事不仅是当时农村生产力落后的记忆,更是农民对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
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党对农村政策的倾斜,农民的向往和期盼变成了现实,除机耕外,还有什么整地机、打畦机、播种机、联合收割机等,从种到收全部机械化,省时省力,农民有了充足的剩余时间,有的经商办企,有的外出或就近打工创收,总之,改革开放使农民从农业生产的高强度体力劳动解放出来,好政策使农民腰包鼓了,盖上的小楼房、买上了小轿车,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。

二、黑白电视进我家

改革开放前,农村的文化生活比较单纯和滞后,主要以看电影、听大戏为主。由于我村人口少,在村内一个月看不上一次电影,只要听说哪个村晚上放电影,我村年轻人就成群结队去哪个村,有时由于得到的信息不准确,一晚上跑到几个村都没看成,回家的路上,年轻人就自我调趣说:“我们是鞋底抹白灰——白跑路的战士。”还有的青年爱面子,就自我圆场说:“明天谁要问我们看得是什么电影,就说是《英雄战士》。”此后,各级开展送《电影》《戏曲》下村活动,看《电影》《戏曲》的次数就多了起来,有时《电影》邻近村子进行跑片子,年轻人这村看完跑那村,相对农村文化生活比较丰富了许多。但是各类电器的使用在农村极为少见,看电视只听说过没见过。当时,在农村能看上电视也是一种时尚。

记得1983年,三弟去上海大舅家探亲,带来了一台“凯歌”牌12吋黑白电视机,安装后,每天晚上7点准时打开看《新闻联播》节目,8点左右看电视连续剧,9点许关机,这台电视机给全家人带来了欢乐和幸福,一时成为我家的宝贝。当时这台黑白电视机是我家的唯一,也是全村的唯一。邻居们听说我家买了电视机,每天晚7点集聚我家室内观看,20余平方的客厅挤得满满的人。当时,热播电视连续剧《霍元甲》,看电视的人一传十,十传百,人越聚越多,为便于乡亲们看电视,就将电视机由室内移到院子里,前后邻村听说南朱庄有电视上演《霍元甲》,很多人前来观看,院子装不下这么多人,就将电视机移到大街上,这也叫单机共享吧。记得有一位老者第一次看电视,看后满脸带着疑惑,问我:“小小铁盒子怎么装了这么多人?”我回答说:“这是科技,是影像。”老人听后自言自语地说:“是科技把人变小了。”众人听此言,不禁笑了起来,我又进一步做了一番解释:“老大爷,不是科技把人变小了,是用先进技术把人的图像传过来的。现在,上级提倡科学种田,小麦亩产过千斤,好日子还在后头呢。”这位老人的提问虽然可笑,但折射出老一辈人文化水平的低下,这一代人大多数是通过“扫盲”学到点滴知识。对现代科技的认知比较肤浅,随着科技的普及,全村人对学习文化重要性有了新的认同。“再穷不能穷教育,再苦不能苦孩子”“一人上大学全村都高兴,出一研究生全村都光荣”已成为我村的新风气。目前,全村有大学本科生近20名,研究生5名,他们奋战祖国的各条战线上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。

随着改革的深入,科技的普及,现代技术的应用,农村的电器使用得到了普及。电锅、电饭煲、电磁炉、洗衣机、音响、大彩电、电脑等应有尽有,家家有彩电、户户有音响,劳动之余唱一段,美在其中,乐在其中。40年的改革开放,我家黑白电视机现已变成老物件,但它曾给全家乃至全村人带来的快乐,至今使我难以忘怀。

三、村民喜缴爱国粮

数千年来,“皇粮国税、种地纳粮”是中国农民遵循的传统观念。新中国成立后,农民把缴纳公粮(农业税粮)称作为“爱国粮”。1982年前,农村土地实行的是以队为基础、村集体所有制的计划经济政策,爱国粮由生产队承担。每年夏收后,生产队把刚打碾下来的新麦晒干扬净,先缴足爱国粮,剩余部分按照人七劳三分给群众,不论丰歉,年复一年,年年如此。记得有一年,遭遇自然灾害,小麦歉收,生产队缴纳爱国粮后,每家分得小麦寥寥无几,我家5口人,得到小麦不足50斤。在领取小麦的现场,村民们却无一人有怨言,只听到村民们这样说:“先交爱国粮是应该的,不交粮食,部队吃什么?工人吃什么?国家怎建设?”简短的几句话,村民们的爱国情结是多么的深厚。也使我对乡亲们更加钦佩和挚爱。根据实际情况,党和政府为保障农民生活,当年采取“返销粮”的政策,使村民们的生活有了保证。

1982年,国家进行土地改革,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,“交够国家的,留足集体的,剩余全是自己的”。村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,粮食产量也是逐年上升。夏收后,上缴公粮的那段时间,每天从早到晚,公路上送公粮的群众络绎不绝,村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:“公粮是爱国粮,要在最短的时间内,把打碾下来最好的小麦缴给国家。”满载粮食排队缴粮的场面随处可见,这种场面一直延续到1990年。此后,采取农民可用现金缴纳农业税,从此浩浩荡荡的缴粮队伍不见了。记得有一年,小麦快成熟时刮大风,部分地块小麦倒伏,麦粒有诚有庇,只听村民扬场晒粮时说道:“爱国粮要缴好的,装袋时装上风头的(上风头的麦粒诚实)。”这种憨厚、朴实的语言虽然不是豪言壮语,却展示出村民们爱国家、爱集体的美德。这种爱国之心在我脑海里烙下了深深地印记。

2002年以后,国家开始实行农村税费改革,为减轻农民负担,逐年降低农业税。2005年12月29日,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《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规定》,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取消了农业税,标志着新中国实施了近50年的农业税宣告终结,一个在我国延续数千年的税种正式退出历史舞台,中国农民彻底告别了缴纳农业税的历史。记得一个星期天我回老家,在村头遇见乡亲们在议论,见面寒暄后,他们用疑虑的目光问我:“我们听说不收公粮了,这是真的吗?你是城里人,给我们说说看。”我用肯定的语气说:“是真的,中央文件下发了,从2006年起,以后就不在交公粮了。不但不交公粮,还有许多惠民政策要出台。”在交谈中,有一位二叔笑着说:“这几年国家发展工业,国家富裕了,有钱了。这叫做大河有水小河欢,大河无水小河干。”大家喜悦的心情挂在了脸上。如今国家不但取消了农业税,还取消了一切向农民收取的各种税费,而且,农民种粮有粮补,购买农机有机补,看病能报销,读书免学费,人老有保险,不由地让人感到农村政策确实好,中国农民赶上了好时代,真正走上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充满希望的田野上。

四、交通变迁的记忆

我对过去滕州的交通有这种印象,70年代前,除市内有水泥路面外,乡村公路一般都是沙土路,村级路都是羊肠小道。使用的交通工具开始是木轮推车、马拉车,发展为胶轮推车和胶轮大车;后有国防、永久、凤凰自行车;还有绿皮火车和为数极少的公共汽车。这些交通景象,现在都成永远的“过去式”了,也只能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中,或封存在一张张老照片里。

1970年的春天,父亲买了一辆“国防牌”自行车,父亲将车子骑到家时,全家人高兴极了,年轻的我就摇着车轮空转自乐。那年我已经15岁,父亲下班后就教我学骑自行车。在计划经济时期,这辆自行车为我村的第一辆自行车,我又用这辆自行车教会了许多伙伴,当时,这辆自行车成了香饽饽,村中谁有急事,就前来借用,我感到无比的自豪。从此,我对这辆自行车情有独钟,它陪伴我读完高中、中专,参加工作后仍在使用,车带换了一次又一次,直到车子生锈到了不能骑的程度才被放弃。至今在村里与我同龄的人对这辆自行车记忆犹新,都知道这是一辆“大国防”。记得有一年的秋天,我家族二哥的岳父要从四川来滕县看闺女,当时通讯不发达,只有写信告知时间,二哥要我去接站,在路上见面后,老人下车已步行了8公里,只见老人一身山里的老农打扮,双肩背着一个大竹篓,竹篓内装的四川山里特产,由于路途遥远,交通不便,竹篓内的水果大多干枯,有的已霉烂。在与老人交谈时,老人家说:“从四川来山东,我得步行3天到成都,再坐7天的火车,要不是火车爬得快,还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到,如果火车能飞起来就更快了。”回想当年,由于交通、通讯不发达,给老百姓出行带来许多困难。改革开放初始阶段,道路建设、交通工具有了较大改观,自行车成为家庭置业之首,那时候农村几乎每户都有自行车,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自行车,因此被国外称为自行车王国。如今,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,交通通讯突飞猛进,高铁实现了“火车飞得快”的梦想,从四川到山东只用几个小时的时间。目前,我市实现了村村通公路、村村通客车工程,境内京杭大运河、一O四国道、津浦铁路、京台高速铁路在滕都设有中转站,公交车、出租车随处可见;自行车变成摩托车、电动车,小轿车进入了农村家庭,农民出行十分方便;手机视频、互联网等高端技术让老百姓享受便利生活。中国就像一匹奔驰的骏马,就像一列飞驰的列车,把幸福撒向人间。

我的家乡,虽然没有城市的喧闹,但是却有让人羡慕的甜美乡音;虽然没有宽阔的马路,但是却有让人难忘的弯弯小径;虽然没有黄河的惊涛骇浪,但是却有让人留恋的小桥流水;虽然没有城市的车水马龙,但是却有淳朴善良的民风。我向往的就是这种淳朴善良、富裕文明、美丽悠闲的乡村生活,美丽乡村是我家。

 

滕州市退休干部 朱宗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