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内搜索:
更多>>
  中共枣庄市委老干部局 关于...
  离退休干部信息统计软件
  关于印发《中共枣庄市委老...
  关于印发《中共枣庄市委老...
  中共枣庄市委老干部局关于...
  关于开展“不忘初心、牢记...
  市委第六巡察组对市委老干...
  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...
当前位置:首页 > 工作动态

从 一 条 街 到 一 座 城 的 故 事

【 信息来源: 】 【添加时间:2019-10-31】

 

 

——改革开放40年滕州城崛起素描

 

现在时兴讲故事,今天就讲讲,滕州从一条街到一座城的故事。

滕州原名滕县,1988年撤县设立滕州市。今天的滕州城,可以说是从一条街发展起来的。那么,老滕县的那条街是个什么样,又蕴藏着怎样的故事呢?这话得从解放初期说起……

战乱后的滕县城千孔百疮,一片废墟。1952年,滕县地委、专署(1950年由尼山、台枣地委、专署合并的,驻地滕县城),为恢复这座古城的元气,组织人力、物力,在现在的步行街修建了一条长720米、宽15米的中心大街——也是城里唯一的一条比较像样的街。该文题目指的就是这条街。

想当年,这条街官方叫新街,而老百姓叫得最响的是“洋街”。农民进城能逛逛这洋街,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,总有看不完的景致。1958年大炼钢铁时,夏天跟大人往城里送砖修小高炉,也当了回“刘姥姥”。回去给发小们“冰棍有多凉,马路有多宽,火车有多长”,说个没完没了,在他们心目中,我是见过世面的人。

其实,这条街的“洋”,也就是与乡下最大的区别无须两点,一是娱乐,二是购物。

先说娱乐。1950年,在路西搭建了简易的人民舞台;1953年,又在街中间的路东兴建了新新戏院(后改为工农兵剧场);1958年,在街南头又建起了全县最早的放映场所——人民电影院。在那“多数乡下人不知电影是怎么回事”的年代,庄稼汉能在室内看场戏或电影,是莫大的享受,用他们的话说,过了戏瘾,看了“西洋景”知足了。后来,人民影院放映朝鲜电影故事片《卖花姑娘》,一位农村妇女见出场的观众,个个泪流满面(被花妮一家的悲惨遭遇感动的),她认为看电影就得“哭”,所以一入场就大放悲声。前些年整理电影发展史,提起这事还忍俊不禁呢。

再说购物。1957年,在现“华联”所在地,新建490平方米的滕县第一百货门市部,后改为百货公司。另外,街两旁的饭店、理发室、印染坊、澡塘子,旅馆等服务业也先后挂牌开张。

街上的人气很旺,尤其新街口“红星照相馆”宣传橱窗里,那黑白染成的“彩照”, 吸引不少人驻足观看,有时挤成人疙瘩。其中很多人没照过相,充满好奇,在他们心目中这也是一“景”。

那年月,媒婆给农村未婚青年介绍对象,关键时刻常说这样句话:“您俩进趟城吧”。意思是说,只要男女双方到城里逛逛洋街,再到百货公司买上农村见不到的“红双喜” 暖水瓶、彩色搪瓷盆什么的,这桩亲事就八九不离十啦。看来“洋街”,还成全了不少美事呢。

进入七十年代,因发展缓慢,整座城显得“老态龙钟”,洋街也不不多洋气了。后来有人编了几句顺口溜:“人民舞台用席搭,路灯底下点洋蜡”;“ 自来水用肩担,理发洗澡等半天”;“ 红绿灯用绳拽,电话没有跑的快”。这绝非夸大其词、瞎胡编,而是改革开放前,老滕县城的真实写照。

1978年,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,结束了“以阶级斗争为纲”的路线,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策,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。也就从那时起,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序幕,屈指算来整整40年。

40年来,滕州城“返老还童”,一座现代化美丽的城市,展现在世人面前。这幅壮丽的画卷是这样绘制的——

要想富先修路。现在城区的路我专门去过,并一条条数过——青啤大道、杏坦路、龙泉路……有九纵、八横17条穿城而过,通向四面八方。这些路不论是新修、拓宽、还是打通,都投入了大量人力、财力,并解决了多年来阻碍交通的难题。

荆河路是较早开辟的一条道,然而遗憾的是,京沪铁路低矮、的桥洞,成为阻碍东西交通的“瓶颈”,车辆不能通行。而桥洞的加宽、增高,关系铁道路基的安全,所以迟迟未能动工。1986年,在铁路部门的配合、支持下,铁路“南立交桥”建成通车。从那以后,荆河路才像荆河一样,畅通无阻了。

原先的解放路,东,不过荆河,西,不越铁路,两头受堵,这条路并未真正“解放”。2010年,投资8600万元的高架桥竣工;2013年造价1.2亿元的解放大桥通车,东西贯通,解放路这才彻底“解放”。

解放大桥建成后,成为继龙泉路大桥、茂源大桥、荆河大桥(正拆旧建新)、善国大桥、平行路大桥之后,我市第六座跨荆河的大桥,大大缓解了东西方向的交通压力。

为方便南北出行,小清河也先后拓宽、新建了五座桥。即:大同路大同桥、新兴路前进桥、善国中路善国桥、前进街前进桥和塔寺路的塔寺桥。2013年还打通了前进桥以北的“断头路”, 结束了没有新兴北路的历史。从此再也听不到“新兴路往北不通,那边的河桥窄,过不去车”的埋怨啦

“高楼万丈平地起”,是人们对这座城市,抬起可见的直观感受,而这些高楼大厦都是从旧城改造中崛起的。从2007年到2017年,棚户区改造和老旧小区综合整治11年间,全市棚改项目67处,拆迁约3万户,拆迁面积1050万平方米,先后新建花园似居民小区230个(数据是从市住建部门提供)。通过对“城中村” 的大拆迁,大整容,连昔日的“鸭子汪”( 现银座区域)、“乱葬冈”( 现北关农业银行附近)和塔寺沟,也变成了美丽的家园。整座城市高楼林立,雄伟壮观,矗立几千年的龙泉塔,也只能“望楼兴叹”了。

这座城市的另一大亮点——整体规划注重文化建设。文化是城市的名片、血脉和灵魂。说得再具体点,工程只能使一个城市变大,只有文化才能使一个城市变伟大。不是嘛,曲阜城并不大,因有孔子而驰名中外。滕州没有孔子,有鲁班、墨子。为传承古代文明,历史文化,继王学仲艺术馆之后,墨砚馆、墨子纪念馆、汉画像石馆、鲁班纪念馆、博物馆,先后与龙泉塔为伴,形成了“一塔六馆”的建筑格局,大大提高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滕州的知名度。近些年来,不少历史专家、学者,来这里座谈调研,利用不可再生的历史资源,为现代经济建设服务。

更令人称道的是,这些文化设施及城区一个个宽阔的广场,都是在寸土寸金的黄金地段建设、开辟的。若用这些地盘建商品房,真值老鼻子钱了。但决策者站的高、看的远,盯的不是眼前的钱袋子,而是从长计议,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历史文物;为广大市民户外活动,提供广阔的空间。这“不卖房产、留遗产”;“不盖高楼、留空间”的战略眼光,值得大大点赞!

还值得点赞的是城市绿化。过去城里的树很少,尤其冬季,除邮电局门前的邮筒是绿的,几乎看不到别的绿色。

看现在,街道绿、社区绿、校园绿、单位绿,抬头见绿,推窗望绿,用绿染滕州形容并不过分。

再看荆河两岸,绿树成荫,鸟语花香,碧水蓝天,游人如织,已成为城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

改革开放40年,滕州从一条街到一座城的故事,只是社会大变化的一个缩影,它折射的是历史的发展与变革。跨入新时代,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,滕州城的故事会更精彩……

 

作者:滕州市电影公司退休干部  武林柱